找到相关内容575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范丽珠: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?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

    都会,无法保证成为真正的人间净土,而有些出家人的行为也偏向世俗化,因此招致信徒们的不信任。  访谈对象7号女士讲,“弘法寺是后期建起来的寺院,我个人的看法商业气息太浓了。所以我一般不去。我很愿意去偏僻的...

    范丽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873950.html
  • 西藏唐卡的宗教本怀

    愿力依然彰显不灭;由于纸质较为粗糙又不耐久,不如棉布  可以打磨彩绘,不合于宗教观想对象的尊贵性,因此画家普遍不愿意  花费工夫在纸上作画,纵或偶一为之,这类纸唐上,笔绘的过程也很  少完整的。反之,...

    葛婉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1373985.html
  • 包容,和谐,快乐

    兜率天下生成佛,我们愿意听世尊谈谈弥勒的功德神力,国土庄严,以及众生修何施何戒何慧,才能得见弥勒? 佛陀告诉舍利弗:当四大海的海水,逐渐减少到三千由旬,阎浮提地呈现一片平坦如镜,名花软草,遍覆其上,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包容,和谐,快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550174011.html
  •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

    例外。因此他们不愿意完全过天竺式的寺院生活。举个例说  ,依印度传统,出家人是要乞食的,因此男性法师称为「比  丘(`Bhiksu`)」,女性法师称「比丘尼(`Bhiksuni`)」  ,而 `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474058.html
  •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

    如果你感到练习的结果失败,不要忧虑,你也许像小孩一样,正从一个成长的阶段,过渡到另一个成长的阶段。  方法7 培养认真禅修的意愿?第七个发展五根的方法,是勇敢地精进练习,甚至愿意奉献出自己的身体与生命,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74073.html
  • 神圣化 OR 世俗化——佛教慈善何去何从?(二)

    对大众信仰而言,佛教强调的是功德随喜,多种福田,布施随意。有钱人愿意随喜功德多一些,就要有机会让他们多一些随喜的机会,或者有寺庙为他们创造更多一些机会。尤其是经济繁荣与现代社会个人性的强化,则使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374248.html
  • 陕西慈善寺石窟第2窟的佛像构成再考察

    目前碑林博物馆、西安博物院陈列的单体造像具有可比性;尽管不少学者第2窟的立佛具有高宗时期的风格,但作为不同信仰背景下的生成物,笔者更愿意接受他属于唐以前作品的可能性。根据塚本善隆的研究,就龙门石窟身份...

    白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574434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八)

    起烦恼。如果心没到这个点,一见宝贝坏了,只是想到“价值连城的宝贝,工艺这样精巧,好好地放在那里,你把它摔碎了……”这一想,心就会贪执、不愿意它失去,当然会伤心,可能一天都吃不下饭。 故事里,一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9133874475.html
  • 俗化的慧命与佛化的生命——仓央嘉措不凡的生平与隽永的“情诗”抒怀

    。然大多数俗人都更愿意满足于字面上带给人们的想象,于是从情诗联想到情人,从情人追踪到黄房子,从黄房子里再呼唤出一位玛吉阿妈,最后再把“妈”字嗲嗲地换为“米”。这样一来脱口而出,既有诗意,又富性感,“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174923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的人生智慧

    ,学佛修行是为离苦得乐。可有趣的是众生并非很愿意脱离苦海。正像我在讲座中说到离苦得乐时,有人就跳能出来反对,说什么人生应该有苦有乐,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;又说什么苦乐是相对而言,有苦才有乐。这种论调乍看...,而升官、发财、长寿则未必,而死作为人生的现实,人们却不愿意接受,不敢面对。 鲁迅的故事虽然说了是一户人家,但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情况,你看通常人家房门贴的从来都是发财、长寿一类话,人们之间打招呼说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375739.html